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日夜加班也不够。手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按当时中国人的购买能力,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消费得起洋布的,为什么英国人的洋布卖不出去呢?关键在于中国人没有购买欲望。经济学家认为:构成需求的两个因素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两者缺一都不能成为需求。英国人失算的原因在于不了解中国国情,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购买欲望。 购买欲望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嗜好,嗜好又取决于物质与精神需要、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等因素。但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人,其嗜好与社会消费习俗密切相关。消费习俗作为社会习俗的一部分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水平。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守、封闭的社会习俗,对外国的东西持强烈的抵制态度。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和保守封闭的意识形态。这样,洋布和其他洋货在中国受到抵制是很正常的。当然,消费习俗和消费嗜好是可以改变的。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影响消费习俗和消费者嗜好,创造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大家都知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会导致经济萧条,所以只能靠扩大消费、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来消除,可以说,这是扩大需求的唯一正确途径和方法。不过问题是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凯恩斯主义扩大需求,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不考虑微观效果和供求在结构上的吻合,不注意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要求,这是其理论上的严重缺陷。结果是扩大需求的效果极差,直接导致供求结构失衡,引起滞账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