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能够生出有吗?至少在商品开发环节中,没有那种可能。那么,突然的闪念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不过是我们平时经常考虑(刚开始是有意识的,不久就变成无意识的)的那些事情突然得出了(相关要素在新的脉络中得以联结起来)结论而已。 的确,新东西的创造需要一些无法加以精确计算的契机,但那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组织各种各样素材的过程中,在破坏的过程中,忽然有些想法浮现上来;或者在稍稍偏离自己所设想的航道上,然而是曾经勇敢尝试的某点上,突然结出了果实。其性质,仅此而已罢了。 要描述那种“创造模式”,首先是“素材”和“刺激”相撞发生火花,然后诞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东西”。 消费者洞察法主导下的概念构筑过程,通常将“创造过程”作为概念的创意和想象。 与开发课题周围的生活场景相关的各种各样定性信息,成为素材。深入地解读定性信息就相当于将大量的素材深深地刻印在脑海中。为了创意和想法而收集启示和刺激,正是致力于“刺激”,由此碰撞出了想法和创意的火花。 |